這兩年,「延遲滿足」的概念很火,也有很多知名人士推崇「延遲滿足」,覺得是高層次的人必備的一種能力。
很多父母似懂非懂,覺得為了孩子長大後能成才,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「延遲滿足」能力,所以僅僅根據字面意思,明明很多事情可以及時滿足孩子也要故意拖延,以為這是在鍛煉孩子的等待和自控能力。
實際上,這種做法非但培養不了孩子的自控能力,反而可能會造成孩子生命的匱乏感,累計到一定程度還可能會導致孩子無比憤怒,對家長採取報復。
那麼,究竟什麼是真正的「延遲滿足」?
孩子的「延遲滿足」能力究竟該如何獲得?
這一切還要從那個著名的「棉花糖實驗」開始說起:
//
著名的棉花糖試驗
和「延遲滿足」能力
20世紀60年代,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·米歇爾(Walter Mischel),為了研究意志力在人一生中的作用,他設計了一個名叫的「棉花糖」實驗。
在一間幼兒園裡,研究人員找來數十名兒童,帶他們去小教室里坐15分鐘。
桌子上的托盤裡,擺放著這些兒童愛吃的東西——棉花糖、曲奇或是餅乾棒。
研究員制定了這樣幾條規則,開始了測試:
孩子們可以馬上吃掉棉花糖,但沒有獎勵。
如果能夠等研究人員回來再吃,會額外得到一顆棉花糖做為獎勵。
等不住的孩子,可以按響桌子上的鈴,研究人員會馬上返回,你可以吃掉糖,但是必須放棄第二塊。
(小朋友們煎熬地與及時享樂的慾望作鬥爭)
實驗開始後,他們發現:
一少部分孩子不假思索立刻吃掉了糖;
多數孩子猛盯著棉花糖,三十秒後等不下去了搖鈴;
只有約百分之三十的孩子成功等到實驗者返回。
研究追蹤發現,孩子們的學業成績與他們等待棉花糖的能力有關。
那些擅長等待的孩子,未來的職業發展更容易成功,而不擅長等待的孩子,成年後更容易體重超標,沾染毒品,成就相對很低。
依據這種等待中展現的自我控制能力,米歇爾教授提出了「延遲滿足。」
延遲滿足的人,甘願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,即自控力更強。
很少有人會思考
那些孩子為什麼能
控制住自己吃糖的慾望?
很多人可能都會覺得實驗中能堅持到最後的30%的孩子表現很棒。
但很少有人會思考:這些孩子為什麼能控制住自己的慾望,不去吃那顆糖?
糖果幾乎對所有的孩子都有誘惑力,但是它對每個孩子的誘惑力又不是等同的。讓我們來想想,糖果對哪種孩子更有誘惑力呢?
是一直想吃糖果卻不能吃到的
還是想吃的時候就可以吃到的?
更可能的答案是:
那些一直想吃卻吃不到的孩子因為太想吃了,所以等不到另一顆糖果的到來,就急不可耐地把第一顆吃掉了。
而那些想吃就可以吃到的孩子因為得到了足夠的滿足,所以此時糖果對他的誘惑力沒有那麼高,這使他可以控制自己的衝動,等到第二顆糖果的到來。
在3歲以前的孩子的生活中,不僅糖果的問題如此,很多問題都如此,如果他有足夠自主的機會,而且他的情感能得到充分的回應,他的自控能力就會越強。
而那幾個孩子之所以能控制住自己的慾望,最可能的原因是他在之前的生活里他有足夠自主的機會,父母能夠充分接受並回應他的情感。
而事實上,關於這個棉花糖的實驗,還有一個後續,這個後續也證明了這一點。
關於米歇爾的棉花糖實驗,我們必須澄清幾點:
棉花糖實驗所選取的研究對象(實驗樣本),僅僅只有不到90個孩子。相比於很多近年的兒童心理學研究,這個樣本數量顯得很薄弱,似乎不足以代表更大的兒童群體。
當時接受研究的孩子們,都是從斯坦福大學校園裡的一個幼兒學前班裡招募來的。他們的家庭情況,不具有廣泛代表性,僅僅只能代表該社區的一般標準。
紐約大學的學者們整理分析了從2002年開始長達十幾年的數據,並重新演繹了這個實驗。而這次,接受實驗的兒童總數超過900位。被招募的兒童涵蓋了多種族,多語種,不同家庭背景(包括單親等)。那麼大家猜猜看,實驗結果會是什麼樣呢?
很多讀者也許都猜到了。所謂的「延遲滿足」和孩子的自控能力(其他還包括學習成績、認知發育、行為問題等),幾乎沒有任何聯繫。孩子能否通過「延遲滿足」而得到第二個棉花糖,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兒童家庭的社會與經濟水平。
那麼,是棉花糖實驗的學者誤導了我們嗎?也不能這麼說。其實實驗的設計者Walter Mischel教授在研究中也提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:
「在實驗過程中,那些成長過程中缺少父母的孩子,幾乎都不懂得延遲滿足,無法通過測試。很可能這是因為,他們根本不相信研究人員的承諾,他們只相信自己的直覺,認為只有靠行動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。」
而2013年發表在《Cognition》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報道,再次證明了這一點:
孩子是否能通過等待去獲得獎勵,並不能完全反映孩子的自控能力,而更多地表現了孩子對周邊環境的信任和依賴。
所以,父母對孩子情感的及時回應和滿足,給到孩子足夠的依賴和信任才是自控能力發展的關鍵,才是對孩子信任感、安全感最好的培養。
父母對孩子情感的及時回應和滿足
才是延遲滿足能力發展的關鍵
自控能力說到底是自己控制自己的慾望、情緒的能力。而孩子很小的時候還不具備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,這個過程中父母及時的回應和陪伴能幫助他學會自控。
1
父母對孩子情感的及時回應
是孩子學會自控的前提
我們傳統的觀念里,會批判人的負面情緒比如:憎恨、嫉妒、害怕。實際上這些情緒與生俱來,在遇到挫折的時候產生這種情緒是人體的一種本能。孩子傷心的時候你在身邊安撫,這就相當於告訴他:你有這種情緒是正常的,我也有過。
試想,當你難過的時候,你老公的哪種回應最令你感到安心?
是轉移你的注意力?
是雖然也陪著你,但他也一臉忐忑不安
還是陪著你,但是他很鎮定,不覺得這不是天塌下來的事兒。
顯然,第3種態度會令你感到更安全。
孩子需要的陪伴也是這一種,你的這種態度會讓孩子覺得無論是他的憤怒、嫉妒還是害怕都是能被人接受的。
這樣他也能接受自己的情緒,而不是去否定它,而能夠接受和承認自己的情緒,就為控制自己的情緒做了重要的鋪墊。
2
父母的陪伴能幫助孩子平靜下來
並逐漸學會自控
一些動物實驗表明:很多動物都有及時回應孩子情感需求的天性。老鼠會頻頻地舔舐剛剛出生不久的小鼠,而猴子會對小猴的需求有求必應:要抱就抱,要撓就撓,要玩就玩。
這些情感上的安撫使得這些動物寶寶們的情感得到及時的滿足,情緒也比較平穩,成年以後的他們在鼠群或者猴群里才有更好的社會性。
來到這個未知的世界,孩子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挫折,當孩子受挫的時候,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在他身邊陪伴。孩子怕的不是挫折,而是在這個過程中的孤獨。
較小的孩子還不具備使自己的情緒平復下來的能力,父母在身邊的陪伴能幫助他平復自己的情緒。這種平復情緒的過程就是孩子練習自己控制自己情緒的過程。
隨著孩子的不斷長大,他會逐漸明白:這的確讓我很難過,但是沒關係,過一會就會好的。
父母總是故意「延遲滿足」
反而容易讓孩子走向"失控"
因為對「延遲滿足」的誤解,很多人誤用「延遲滿足」。
幾個月的孩子就被訓練自己入睡,哭了不抱,不哭才抱。
孩子喜歡一個玩具,不能立馬就買給他,非要完成一個任務才能得到
孩子哭了不能馬上抱,會慣壞的
生活中偶爾幾次的延遲滿足不足以使孩子的情緒累積到一定程度,但是如果是頻繁的延遲滿足訓練,讓孩子壓抑在心中的不滿和怨恨越來越多,這種情緒會累積到不能夠再忍受的程度,這時候,火山就可能會噴發。
很多人曾推崇對哭鬧的新生兒進行延遲滿足訓練,先間隔3分鐘再去抱,然後再間隔5分鐘。
如果你是這個嬰兒,你的心理感受是什麼?這就相當於當你發脾氣的時候,你老公隔三分鐘過來安慰你一下,然後又隔5分鐘過來安慰你一下。你是對他心存依戀還是越來越失望?
孩子對成人的期望很多時候都像我們對戀人的期望,而延遲滿足訓練帶給孩子的失望和壓力不斷刺激孩子的神經系統,使得這部分越來越活躍,產生神經衝動的過程也會越來越快。
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雖然知道一些事情的發生沒什麼大不了,但是就是很難讓自己平靜下來的癥結所在。
日常生活中的挫折是
讓孩子學會延遲滿足最自然的路徑
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挫折,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時候,會難過、會傷心,父母的陪伴幫助他平復情緒,並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。
這種自然的挫折與刻意的延遲滿足訓練不同,是孩子生活中的必經,而不是明明父母能給卻偏偏不給的刻意訓練。這個時候不要刻意讓孩子躲避挫折,而是陪他一起度過,這是讓孩子學會自控的最自然的路徑。
孩子的成長有很多階段,在3歲以前,建議給孩子充分的滿足和情感上的回應,這是孩子學習認識情緒和平復自己情緒的關鍵期,這個階段給孩子打好足夠的根基。在孩子五六歲的時候適當限制孩子的一些不當行為就不會那麼困難。
因為你知道你們之間的根基很深,偶爾限制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。如果你覺得孩子的行為已經影響到他人或者有可能傷害到他自己,完全可以讓他停下來。這時候孩子哭鬧也很正常,你只需要在旁邊陪伴他就可以了。不必為此心存愧疚。
要避免的是,打著自由的旗號,對孩子的所有行為都放任自流,比如孩子搶了別人的玩具,也不加以限制。這种放任恰恰讓孩子喪失了童年最需要的互動。
所以,對於孩子的需求,如果可以滿足的就大大方方滿足,不要故意設置很多阻礙,如果不能滿足,就和孩子說明真實的原因,不要總讓孩子覺得是你不愛他,或者是他不值得被愛。
「延遲滿足」害慘中國幾代孩子,請別再盲目使用了
這兩年,「延遲滿足」的概念很火,也有很多知名人士推崇「延遲滿足」,覺得是高層次的人必備的一種能力。
很多父母似懂非懂,覺得為了孩子長大後能成才,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「延遲滿足」能力,所以僅僅根據字面意思,明明很多事情可以及時滿足孩子也要故意拖延,以為這是在鍛煉孩子的等待和自控能力。
實際上,這種做法非但培養不了孩子的自控能力,反而可能會造成孩子生命的匱乏感,累計到一定程度還可能會導致孩子無比憤怒,對家長採取報復。
那麼,究竟什麼是真正的「延遲滿足」?
孩子的「延遲滿足」能力究竟該如何獲得?
這一切還要從那個著名的「棉花糖實驗」開始說起:
//
著名的棉花糖試驗
和「延遲滿足」能力
//
20世紀60年代,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·米歇爾(Walter Mischel),為了研究意志力在人一生中的作用,他設計了一個名叫的「棉花糖」實驗。
在一間幼兒園裡,研究人員找來數十名兒童,帶他們去小教室里坐15分鐘。
桌子上的托盤裡,擺放著這些兒童愛吃的東西——棉花糖、曲奇或是餅乾棒。
研究員制定了這樣幾條規則,開始了測試:
孩子們可以馬上吃掉棉花糖,但沒有獎勵。
如果能夠等研究人員回來再吃,會額外得到一顆棉花糖做為獎勵。
等不住的孩子,可以按響桌子上的鈴,研究人員會馬上返回,你可以吃掉糖,但是必須放棄第二塊。
(小朋友們煎熬地與及時享樂的慾望作鬥爭)
實驗開始後,他們發現:
一少部分孩子不假思索立刻吃掉了糖;
多數孩子猛盯著棉花糖,三十秒後等不下去了搖鈴;
只有約百分之三十的孩子成功等到實驗者返回。
研究追蹤發現,孩子們的學業成績與他們等待棉花糖的能力有關。
那些擅長等待的孩子,未來的職業發展更容易成功,而不擅長等待的孩子,成年後更容易體重超標,沾染毒品,成就相對很低。
依據這種等待中展現的自我控制能力,米歇爾教授提出了「延遲滿足。」
延遲滿足的人,甘願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,即自控力更強。
//
很少有人會思考
那些孩子為什麼能
控制住自己吃糖的慾望?
//
很多人可能都會覺得實驗中能堅持到最後的30%的孩子表現很棒。
但很少有人會思考:這些孩子為什麼能控制住自己的慾望,不去吃那顆糖?
糖果幾乎對所有的孩子都有誘惑力,但是它對每個孩子的誘惑力又不是等同的。讓我們來想想,糖果對哪種孩子更有誘惑力呢?
是一直想吃糖果卻不能吃到的
還是想吃的時候就可以吃到的?
更可能的答案是:
那些一直想吃卻吃不到的孩子因為太想吃了,所以等不到另一顆糖果的到來,就急不可耐地把第一顆吃掉了。
而那些想吃就可以吃到的孩子因為得到了足夠的滿足,所以此時糖果對他的誘惑力沒有那麼高,這使他可以控制自己的衝動,等到第二顆糖果的到來。
在3歲以前的孩子的生活中,不僅糖果的問題如此,很多問題都如此,如果他有足夠自主的機會,而且他的情感能得到充分的回應,他的自控能力就會越強。
而那幾個孩子之所以能控制住自己的慾望,最可能的原因是他在之前的生活里他有足夠自主的機會,父母能夠充分接受並回應他的情感。
而事實上,關於這個棉花糖的實驗,還有一個後續,這個後續也證明了這一點。
關於米歇爾的棉花糖實驗,我們必須澄清幾點:
棉花糖實驗所選取的研究對象(實驗樣本),僅僅只有不到90個孩子。相比於很多近年的兒童心理學研究,這個樣本數量顯得很薄弱,似乎不足以代表更大的兒童群體。
當時接受研究的孩子們,都是從斯坦福大學校園裡的一個幼兒學前班裡招募來的。他們的家庭情況,不具有廣泛代表性,僅僅只能代表該社區的一般標準。
紐約大學的學者們整理分析了從2002年開始長達十幾年的數據,並重新演繹了這個實驗。而這次,接受實驗的兒童總數超過900位。被招募的兒童涵蓋了多種族,多語種,不同家庭背景(包括單親等)。那麼大家猜猜看,實驗結果會是什麼樣呢?
很多讀者也許都猜到了。所謂的「延遲滿足」和孩子的自控能力(其他還包括學習成績、認知發育、行為問題等),幾乎沒有任何聯繫。孩子能否通過「延遲滿足」而得到第二個棉花糖,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兒童家庭的社會與經濟水平。
那麼,是棉花糖實驗的學者誤導了我們嗎?也不能這麼說。其實實驗的設計者Walter Mischel教授在研究中也提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:
「在實驗過程中,那些成長過程中缺少父母的孩子,幾乎都不懂得延遲滿足,無法通過測試。很可能這是因為,他們根本不相信研究人員的承諾,他們只相信自己的直覺,認為只有靠行動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。」
而2013年發表在《Cognition》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報道,再次證明了這一點:
孩子是否能通過等待去獲得獎勵,並不能完全反映孩子的自控能力,而更多地表現了孩子對周邊環境的信任和依賴。
所以,父母對孩子情感的及時回應和滿足,給到孩子足夠的依賴和信任才是自控能力發展的關鍵,才是對孩子信任感、安全感最好的培養。
//
父母對孩子情感的及時回應和滿足
才是延遲滿足能力發展的關鍵
//
自控能力說到底是自己控制自己的慾望、情緒的能力。而孩子很小的時候還不具備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,這個過程中父母及時的回應和陪伴能幫助他學會自控。
1
父母對孩子情感的及時回應
是孩子學會自控的前提
我們傳統的觀念里,會批判人的負面情緒比如:憎恨、嫉妒、害怕。實際上這些情緒與生俱來,在遇到挫折的時候產生這種情緒是人體的一種本能。孩子傷心的時候你在身邊安撫,這就相當於告訴他:你有這種情緒是正常的,我也有過。
試想,當你難過的時候,你老公的哪種回應最令你感到安心?
是轉移你的注意力?
是雖然也陪著你,但他也一臉忐忑不安
還是陪著你,但是他很鎮定,不覺得這不是天塌下來的事兒。
顯然,第3種態度會令你感到更安全。
孩子需要的陪伴也是這一種,你的這種態度會讓孩子覺得無論是他的憤怒、嫉妒還是害怕都是能被人接受的。
這樣他也能接受自己的情緒,而不是去否定它,而能夠接受和承認自己的情緒,就為控制自己的情緒做了重要的鋪墊。
2
父母的陪伴能幫助孩子平靜下來
並逐漸學會自控
一些動物實驗表明:很多動物都有及時回應孩子情感需求的天性。老鼠會頻頻地舔舐剛剛出生不久的小鼠,而猴子會對小猴的需求有求必應:要抱就抱,要撓就撓,要玩就玩。
這些情感上的安撫使得這些動物寶寶們的情感得到及時的滿足,情緒也比較平穩,成年以後的他們在鼠群或者猴群里才有更好的社會性。
來到這個未知的世界,孩子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挫折,當孩子受挫的時候,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在他身邊陪伴。孩子怕的不是挫折,而是在這個過程中的孤獨。
較小的孩子還不具備使自己的情緒平復下來的能力,父母在身邊的陪伴能幫助他平復自己的情緒。這種平復情緒的過程就是孩子練習自己控制自己情緒的過程。
隨著孩子的不斷長大,他會逐漸明白:這的確讓我很難過,但是沒關係,過一會就會好的。
//
父母總是故意「延遲滿足」
反而容易讓孩子走向"失控"
//
因為對「延遲滿足」的誤解,很多人誤用「延遲滿足」。
幾個月的孩子就被訓練自己入睡,哭了不抱,不哭才抱。
孩子喜歡一個玩具,不能立馬就買給他,非要完成一個任務才能得到
孩子哭了不能馬上抱,會慣壞的
生活中偶爾幾次的延遲滿足不足以使孩子的情緒累積到一定程度,但是如果是頻繁的延遲滿足訓練,讓孩子壓抑在心中的不滿和怨恨越來越多,這種情緒會累積到不能夠再忍受的程度,這時候,火山就可能會噴發。
很多人曾推崇對哭鬧的新生兒進行延遲滿足訓練,先間隔3分鐘再去抱,然後再間隔5分鐘。
如果你是這個嬰兒,你的心理感受是什麼?這就相當於當你發脾氣的時候,你老公隔三分鐘過來安慰你一下,然後又隔5分鐘過來安慰你一下。你是對他心存依戀還是越來越失望?
孩子對成人的期望很多時候都像我們對戀人的期望,而延遲滿足訓練帶給孩子的失望和壓力不斷刺激孩子的神經系統,使得這部分越來越活躍,產生神經衝動的過程也會越來越快。
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雖然知道一些事情的發生沒什麼大不了,但是就是很難讓自己平靜下來的癥結所在。
//
日常生活中的挫折是
讓孩子學會延遲滿足最自然的路徑
//
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挫折,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時候,會難過、會傷心,父母的陪伴幫助他平復情緒,並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。
這種自然的挫折與刻意的延遲滿足訓練不同,是孩子生活中的必經,而不是明明父母能給卻偏偏不給的刻意訓練。這個時候不要刻意讓孩子躲避挫折,而是陪他一起度過,這是讓孩子學會自控的最自然的路徑。
孩子的成長有很多階段,在3歲以前,建議給孩子充分的滿足和情感上的回應,這是孩子學習認識情緒和平復自己情緒的關鍵期,這個階段給孩子打好足夠的根基。在孩子五六歲的時候適當限制孩子的一些不當行為就不會那麼困難。
因為你知道你們之間的根基很深,偶爾限制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。如果你覺得孩子的行為已經影響到他人或者有可能傷害到他自己,完全可以讓他停下來。這時候孩子哭鬧也很正常,你只需要在旁邊陪伴他就可以了。不必為此心存愧疚。
要避免的是,打著自由的旗號,對孩子的所有行為都放任自流,比如孩子搶了別人的玩具,也不加以限制。這种放任恰恰讓孩子喪失了童年最需要的互動。
所以,對於孩子的需求,如果可以滿足的就大大方方滿足,不要故意設置很多阻礙,如果不能滿足,就和孩子說明真實的原因,不要總讓孩子覺得是你不愛他,或者是他不值得被愛。